美日印澳聯手打造半導體供應鏈
Tesla與VW都說要自己搞汽車晶片,德國的顧問公司說晶片短缺,2021年全球汽車出廠量,將比原先估計的少520萬輛,大概只有7,400多萬輛。是啊!經濟學人說台灣是地緣政治上最大的風險,美日印澳要重組半導體供應鏈,台灣的公部門誰有能力討論這些問題?國民黨在選主席,這些議題無人聞問,真的很像在選「縣令」!
DIGITIMES的顧問林育中問我,這是牽涉到地緣政治的產業佈局,台灣不在其中,韓國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加入呢?對韓國而言,記憶體是Cash Cow,但中國積極發展,也有機會超車,加上記憶體的商機大多是標準型的產品,不像邏輯晶片的多元性與附加價值,韓國往晶圓代工發展是必然!
天未亮,我走在無人的街道上,只想在秋節連假中多些清靜。大湖的拱橋,哪個角度拍都美,當初是誰的點子?我刻意繞些小巷子,不必跟任何人打招呼,或者擔心跑步者的唾沫星子。
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?可怕的不是外在環境,而是內心的怠惰。我們得認真一點,台灣下一代的機會與危機都在我們手上!